VUE3/2+VITE+ROUTER+VUEX+ELEMENT UI+ELETRON+yarn/npm/cnpm+VSC
项目目录结构示例:
- build:存放webpack的配置文件
- config:存放项目的配置文件,如端口号、api代理等
- src:存放项目的源代码,包括以下子文件夹:
- api:存放所有的接口文件
- assets:存放静态资源文件,如图片、样式表等
- components:存放公共组件文件
- directive:存放自定义指令文件
- filters:存放过滤器文件
- icons:存放图标文件
- lang:存放国际化语言文件
- mock:存放模拟数据文件
- router:存放路由配置文件
- store:存放vuex状态管理文件
- utils:存放工具类文件
- vendor:存放第三方插件文件
- views:存放页面文件
- static:存放不需要经过webpack处理的静态资源文件
- .babelrc:babel的配置文件
- .editorconfig:编辑器的配置文件
- .eslintignore:eslint忽略检查的配置文件
- .eslintrc.js:eslint的配置文件
- .gitignore:git忽略提交的配置文件
- .postcssrc.js:postcss的配置文件
- index.html:项目的入口html文件
- package.json:项目的依赖包和配置信息文件
- README.md:项目的说明文档文件
pinia:
createPinia函数:createPinia()是用于创建 Pinia 根实例的函数。通过它创建的根实例可以包含整个应用程序的状态。
defineStore函数:defineStore()用于定义存储对象(store)。它接受一个标识符(字符串)和一个工厂函数。工厂函数返回存储对象的初始状态。
store实例:store实例是通过defineStore创建的存储对象的实例。它包含了存储对象的状态和一组用于修改状态的方法。
useStore函数:useStore()是一个用于在组件中获取存储对象实例的函数。可以通过在组件中调用useStore()来获取存储对象,从而访问其状态和方法。
pinia实例:pinia实例是通过createPinia创建的根实例,用于管理整个应用程序的状态。可以通过它注册和访问存储对象。
.env 文件和 settings.js 文件都是用于配置应用程序的文件,但它们在使用和用途上有一些区别。
.env 文件:
- 环境变量管理: 主要用于存储环境变量,例如 API 地址、调试标志等。
- Vue CLI 默认支持: 在Vue CLI项目中,
.env文件是默认支持的,不需要额外的配置。 - 不同环境支持: 可以创建多个
.env文件,如.env.development、.env.production,以支持不同的环境。 - 静态注入: 文件中的变量在构建时被注入到应用中,可以在代码中通过
process.env.VUE_APP_VARIABLE访问。
settings.js 文件:
- 自定义配置文件: 通常用于存储应用程序的自定义配置,而不仅仅是环境变量。
- 手动导入: 通常需要手动导入或加载
settings.js文件,然后通过应用程序的配置对象进行访问。 - 更加灵活: 可以在运行时动态修改配置,而
.env文件的值在构建时被静态注入。 - 可以包含逻辑:
settings.js文件可以包含一些配置计算或逻辑,而.env文件主要是键值对的形式。
选择使用场景:
使用
.env文件适合管理环境变量,如 API 地址、调试标志等。这样可以在不同环境中维护不同的配置,而且在构建时这些值会被注入到应用中。使用
settings.js文件适合存储更复杂的配置,需要在运行时进行动态修改或包含一些逻辑的情况。这也更适用于那些不是在构建时就能确定的配置。
在实践中,可以根据项目需求,将这两种配置方式结合使用。例如,使用 .env 管理环境变量,而使用 settings.js 存储其他的应用程序配置。
Comment
